东莞横沥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www.henglilsh.com 东莞横沥律师事务所旗下横沥律师法律援助站点 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6100万个诈骗电话被识破了 用户举报垃圾短信18亿条
五花八门的网络诈骗“埋”下了哪些新陷阱?用户如何在畅游数字时代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今天上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2018网络隐私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
根据报告,恶意网址、短信与电话诈骗,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诈骗手段。2018年全年,腾讯安全实验室为用户拦截恶意网址超5554亿次。报告指出,用户一旦点击进恶意网址,触发网站内恶意木马、病毒等程序,导致手机被感染,将面临账号密码丢失、隐私信息泄露等威胁。
电话和短信诈骗方面,2018年全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诈骗电话超6100万个,举报诈骗短信超5100万条。诈骗类短信在整体垃圾短信中的占比有所增长,2018年上半年该比例为2.1%,而2018年全年,占比增加到2.8%。此外,诈骗电话在所有骚扰电话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由2017年的16.0%增加到2018年的16.8%。
此外,根据报告,用户对APP权限的管理已成为智能手机的“必须”,投资理财类APP已经成为获取手机隐私权限最多的APP。本报记者 殷呈悦 本版制图 张存
2018年用户举报
垃圾短信18亿条 其中诈骗短信超0.51亿条
被举报的垃圾短信中:
■广告类占95.7%
■诈骗类短信占2.8%
■其他违法类短信1.5%
常见诈骗短信类型
普通诈骗短信 47.9%
非法贷款 25.8%
高薪招聘 10.8%
病毒软件、恶意网址 5.8%
伪基站 2.8%
2018年用户标记
骚扰电话近3.7亿个 其中诈骗电话0.61亿个
2018年常见诈骗电话
29.2% 要求用户转账到“安全账户”
18.3% 冒充领导
16.0% 索要验证码
12.3% 冒充公检法
11.2% 称用户网购订单有问题
6.8% 声称用户快递包裹被扣
2018年拦截恶意网址5554亿次
拦截色情网站占57.1%
拦截博彩网站占34.5%
安装APP时应这样设置隐私权限
相机和麦克风若无需扫码录音可以不授权
短信和通讯录最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授权
地理位置若不使用导航可以不授权
读取应用列表除系统管理APP外可以不授权
电话权限用于APP内拨号可以不授权
防骗六招
01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很多不法分子以个人信息为基础,通过电话、网络,伪装受害人身份,骗取钱财。
02遇到怪事要多方求证
收到奇怪信息或电话,不要盲目行事,可与家人沟通或到有关部门查询事情真伪,不要轻易给陌生人汇款。
03永远别贪小便宜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让人越陷越深,最终蒙受巨大损失。
04吸引眼球的毒糖果
网上常有小广告,以夺人眼球的图文吸引人们点击进入网站。这类链接不要轻易点击。
05获取信息要甄别
在网上社交信息中,常会碰到高薪招聘、在家兼职等信息。在联系负责人时,切勿轻易交钱,损害个人利益。
06不随意扫二维码
街上时常会出现扫二维码赠送礼品的活动,千万不要轻易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