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事纠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

复婚后丈夫纠葛第三者 妻子再申请法院判决离婚

时间:2017-05-29  【转载】

2017年1月17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法院判决原告王A(女,33岁)诉被告刘某离婚,予以准许;双方所生男孩王B(10岁)由原告王A抚养,被告刘某已一次性支付小孩抚养费;双方所生男孩王C(4岁)由被告刘某抚养,由原告王A每月承担小孩抚养费800元,自2017年1月起至小孩独立生活之日止;夫妻共同财产三门冰箱、滚筒洗衣机、原木茶几、真皮沙发、实木转椅归被告刘某所有;电视机、实木电视机柜、双人床及床头柜、凳子归原告王某所有;已在各人身边财产归各人所有,各人衣物归各人所有。

    原、被告刘某于2005年1月登记结婚,2006年3月26日生育男孩王B,因婚后感情不合于2008年3月在法院协议离婚,男孩王B由原告抚养,被告一次性支付小孩抚养费10万元。2011年2月14日,原、被告再次登记结婚,2012年11月2日生育男孩王C。复婚后两人仍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2015年8月原告与被告分居,并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法院判决不予离婚后,双方一直分居,原告以感情确实破灭为由,再次提出离婚申请。

另查明,2015年3月11日,被告申购入账于中国某银行100000元,4月17日赎回100000元并取出;2015年7月原告将自己的工资卡(在被告处)挂失;2015年8月,原告与被告分居,搬走大部分家具、家电。之后大儿子王B随被告生活,王C随原告生活。2016年8月11日,原告因交刑事案件罪被取保候审;2016年10月,被告将王C接到身边生活。同日,被告及母亲到被告所称的“第三者”所在的酒店协商原、被告离婚事宜发生打架纠纷,原、被告、被告母亲与“第三者”父亲在派出所达成治安调解协议。2016年12月23日,原告被判决刑事案件罪,免于刑事处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离婚后复婚,并生育第二个小孩,婚姻基础尚可,近因双方为家庭琐事产生矛盾,且原告与她人关系暧昧,加剧夫妻感情恶化。原告曾起诉离婚,虽判决不予准许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原告再次起诉离婚,予以准许。双方共生育两个儿子,4岁的次子相对10岁的长子更需要母亲的照顾,而原告自称应酬多不适宜抚养次子。原、被告第一次离婚时,被告已经一次性支付长子王B抚养费,无需再次支付。被告抚养次子王C,原告虽因刑事犯罪但免于刑事处罚,收入未向法院证明减少,应每月承担小孩抚养费800元。双方均可探视小孩。原告举证被告在分居前申购回赎取走存折上的100000元属转移财产,而其自认自己在股市上最多有500000多元而未向法庭出示资金流向,原、被告均有各自的股票基金等,不再予以分割。原告提交2016年9月8日出具的借条复印件证明借款395000元用于应酬和炒股和家庭开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该借条复印件无其他证据佐证借款的实际发生且借条形成时间在原告第二次起诉离婚且双方已经分居无经济来往一年后,本院对该笔借款作为夫妻共同债务证据不足不予认可。原告与被告分居,搬走的家电家具应适当返还。被告要求原告补偿60000元,其出示证据尚不足以认可原告的过错,不予支持。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