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横沥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www.henglilsh.com 东莞横沥律师事务所旗下横沥律师法律援助站点 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梁溪法院“凶宅”案判决获网友过万点赞
欢天喜地买了套房子准备做婚房用,谁知在装修时得知这套房子里面曾经有人上吊自杀过!
日前,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合同,中间人李某承担全部责任!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媒体对本案进行报道后,引发广大网友评论跟帖,认为法院的判决“判得好”,“判得对”,点赞逾万。
案情回顾
惊闻真相小夫妻上法庭
“这套房子我们买来是打算做婚房的!”原告伏某是个90后,2017年5月5日,伏某经过一家中介公司,看中了一套小户型商品房,这套六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卖家要价60万,伏某觉得符合无锡市场行情,当即拍板决定买下,当天他就支付了5万元定金,并约定5月20日前另外支付首付款20万元,余款向银行贷款。
付完首付款,缴纳了中介费、房屋契税后,6月13日,这套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到了伏某夫妻俩名下。紧接着,伏某带领工人进入房屋,开始进行拆除作业做好装修准备。
6月底,伏某意外从邻居口中得知,半年前曾经有一位老太太在这套房屋中自缢身亡。惊闻这件事情,伏某当即停工,要找到卖家要求撤销合同。遭拒后,伏某一纸诉状将原房主老夫妇、中间人李某一并告上梁溪法院,并赶紧告诉银行停止放贷。
法庭上,伏某很懊恼:“听说这套房子出过这种事情后,我老婆三天两头和我吵架要离婚,本来打算很快就生育小孩的计划也只能无限期推迟,我的精神压力特别大……”
被告席上
老夫妻俩与中间人怒目相向
坐在被告席上的,除了原房主叶某夫妇,还有一个中间人李某。“房子是我向李某购买的,但是房子原来是登记在叶某夫妇名下的,是从老夫妇直接过户到我们名下的。”伏某表示,买房的时候李某说她全权代理房屋买卖,而且事后也提供了公证书,所以他没有任何怀疑。
叶某夫妇则叫苦不迭。据他们陈述,这套房屋原本是老母亲一个人居住的,但老母亲深受病痛折磨,一时想不开自杀身亡,他们怕触景生情难受,所以决定把这套房屋低价处理了。2017年5月3日,叶某夫妇与李某签订了购房合同,双方约定这套房屋以43.5万元成交。为了怕出现纷争,叶某夫妇特意在合同中写明“乙方已知甲方母亲是非正常死亡”。
签完合同后李某却声称,这套房屋是买给表弟的,想过段时间再直接过户省税费,双方可以去公证处作委托买卖公证。叶某夫妇俩答应了,为了稳妥起见,当天双方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上面写明“因乙方李某的个人原因,在原合同期限无法完成过户……甲方已把其母亲非正常死亡的事实告知乙方,乙方已知晓,今后乙方再把房屋过户给其他任何人也应告知对方,如因乙方没有及时告知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此后,李某付清全部房款,叶某夫妇把房屋交付给李某,唯独没有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
这边李某一转身,就把房屋加价到60万卖给了伏某夫妻俩。因为是李某全权卖房,叶某夫妇压根儿没见过伏某夫妻,这下被告上法庭,老夫妇很生气,“我们被你害惨了!”休庭间隙,叶某夫妇一度向李某哭喊道。
法庭辩论
何为凶宅?
李某自述,自己把老人过世的信息告诉了中介公司。她也承认,交易时自己没有把房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告诉伏某。不过李某认为,伏某在买房屋时应当主动询问房屋的历史情况,伏某没有询问,自己也没有告知义务。
李某辩称,“凶宅”是指房屋内部有凶杀案的房子,诉争的房屋不属于凶宅。李某认为,即使这套房屋符合凶宅的特征,但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和居住功能,不属于影响合同订立和履行的重大事项。她要求伏某履行合同,推动银行继续放贷。
李某还提出,伏某在未付清房款的情况下就擅自装修,要求其恢复原状或者赔偿相应的装修损失5万元。
一审判决
构成欺诈撤销合同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意,提高司法公信力,梁溪法院根据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要求,依法组成由3名法官和随机抽取的、来自社会各界的4名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的7人制大合议庭审理此案,法院最终认定,本案的合同纠纷实际上是伏某与李某之间的合同纠纷。
法院认为,三方均明知,老夫妇与李某之间已经付清房款并交付房屋,伏某买房过程中是李某实际收取房款而非代替老夫妇收款,办理公证手续是为了配合办理过户手续而非实际委托出售房屋。因此,法院认定在这起买卖合同纠纷中,中间人李某为出售一方合同主体,承担合同责任,老夫妇不承担合同责任。
法院认为,按照一般的民间习俗,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房屋会被认为存在不吉利因素,且房屋往往因此贬值,因此,“自缢身亡”信息对于伏某购房意愿有重大影响。李某自认没有告知伏某这一信息,虽然她说告知过中介公司但没有证据,且告知中介也不能认定为已完成告知伏某的义务,故李某隐瞒这一重要信息的行为致使伏某违背真实意愿买房,这已构成欺诈。
2018年1月22日,梁溪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撤销伏某与李某的买卖合同,房屋变更登记到叶某老夫妻名下,变更费用由李某承担,伏某交还房屋给李某,李某向伏某退还25万购房款并赔偿中介、税费等各类损失1.7万余元。对于李某提出的装修损失,法院认为是因她自身过错引起,由其自行承担。目前,双方已开始办理交接手续。